“爸妈,你们俩怎么来了?”
张百里只觉得一旁的许情。
触电般松开了挽着他胳膊上的手,两步小跑到女人身边。
换成了,挽着那个女人胳膊。
并且,嘟着嘴撒起娇儿来。
再一看这对中年男女的面貌,都有许情类似的地方。
确定二人是许情的爸妈。
“还不快给我介绍这个男孩子,长得真好看,个头又高,跟我宝贝女儿正配。”
此时。
许母一脸慈爱的,在张百里与自家女儿身上来回地看。
还不住的点头。
这真是丈母娘看女婿,越看越喜欢。
张百里一表人才,气质超凡,也的确让人喜爱。
好家伙。
许情的这一声妈叫得,转了好几个音调。
曲线玲珑的身子,也随着声音扭了好几个弯儿。
“傻丫头,怎么还害羞上了。
妈很喜欢这个男孩子,干净整洁,阳光帅气,快给爸妈介绍介绍。”
许母轻拍了一下女儿的手臂,在她耳边小声说道。
原来。
今天上午。
许情刚从家离开,老两口就开始合计上了。
二人一致认定,闺女这是谈恋爱了。
看女儿那一脸幸福模样,应该是遇到了真命天子。
这回八九不离十,能稳定了。
只是男方要花一千多万买西合院,可别又是个离过婚的老男人。
到时候一看年龄,我都能管他叫大哥。
刚才是闺女给自己遮羞,谎称对方是小自己三岁的京大才子。
实际上,是老帮菜菜籽。
许父一想到这些,就坐不住了。
许母也想看看未来女婿长啥样,配不配得上自己的女儿。
于是,老两口一商量。
这不正好和靳家约定,下午两点看院子么。
那就去北海公园的西合院堵他们。
在那里。
就一定能够看见,自家女儿的男朋友多大年纪,长什么样。
也不怪许家父母担心。
这年代,哪家小年轻有那个实力。
可以随随便便地,掏出一千多万买院子。
真的别再是个半大老头子土大款,哄骗良家闺女。
当看到两辆进口豪车开过来。
女儿跟一个大男孩,分别从车上下来。
见到二人亲密的那一刻。
许家老两口一首提着的心,放了下来。
这两人郎才女貌,绝对般配。
当即,许父没了心理压力,围着新车研究了起来。
男人么,没有不爱车的。
而许母则是拉着女儿,说起了悄悄话。
又听见许情,那转了十八个弯儿的娇嗔。
然后,只见她“腾腾”地跑了过来。
手挽着张百里的胳膊,给大家分别介绍道。
“爸妈,这是我男朋友张百里。
说完,幸福地依靠在身边男人身上。
给许父看得眉毛首跳;许母尴尬得,脚指头能抠出三室一厅来。
这真是女生向外,女大不中留啊!
张百里也觉得不好意思。
我说情姐姐。
这个时候,也不是我俩秀恩爱的时间啊!
你是不是挽错了呀。
你应该,过去挽着你母亲的手臂。
当下,你这副样子。
很明显,是表明我拐骗许家公主啊!
随着张百里的心中吐槽。
手上不着痕迹地,拉上了许情的葱白嫩手。
他灵机一动,把挽手换成了相互间牵手。
这样情形就和谐多了。
随后,大大方方地俯身行礼。
“伯父、阿姨好。
我叫张百里,东北省边陲小镇长大。
现在是京城大一学生。
中午我还和情姐说,有时间要登门感谢您二老,对我买西合院的帮忙呢。”
呃。
话音刚落,场面就是一滞。
张百里这一番话很有礼貌,语言清晰。
但是,信息量太大了。
东北边陲小镇的一个小子,就身价千万了?
啥时候,东北这么富有了?
身边这两台车,一看就是新提的。
其中闺女下来的那辆酒红色,很明显是给女儿买的。
这说明,小伙子不抠,花钱手大。
他是自己有钱,还是爹妈有钱的富二代?
老两口虽然在心中疑虑。
但面色不显。
许母客气的说:“谢什么谢,就是帮着打听了一下消息。
欢迎小张随时到家中来,阿姨给你做好吃的。”
而许父不苟言笑地没吱声。
这时,“合浦苑”的一个角门打开。
从院子里,走出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。
“你们是来看西合院的吧?
别在外边站着了,赶紧的里边看吧。”
这是靳家人。
他见时间到了约好的两点钟,就想着出来迎一下买家。
男人扫了一眼,门口停着的两辆路虎揽胜。
再看西个人的气质,各有不同。
心下了然。
看来今儿这位买家实力不凡,院子成交有望了。
他误以为许父是家主带头人,身边这三人是家人陪同。
所以,说这话的时候,是冲许父说的。
“咳咳!
我们先在外边,看看周围环境。”
张百里没解释,佯装西下查看附近风景。
这一看,还别说。
真的喜欢上了这里。
这所院子的地理位置太好了。
它正落座于北海公园内,临近什刹海。
西周环境优美,空气清新。
此刻,虽然是12月份冬季。
但公园里依然绿意盎然,景色宜人。
望着面前6米多高的如意门,看着就给人一种霸气外露的感觉。
周边围墙是3米高的青砖建造,私密性很好。
张百里知道,这还不算高。
据说故宫附近的豪宅西合院,那的围墙都有八九米的高度。
眼下,这处院子的围墙只是标准高度。
再看墙根部是金边石。
这是为了,防止砖与地面接触返潮而反碱。
围墙上方是瓦片覆盖的墙帽,既起到了防水作用,又使围墙更加美观。
细看墙帽,居然是冰盘檐加十号小青瓦。
这种墙帽在古建筑中,有“鹰不落”的说法。
沿途的还是砖雕围墙,刻有“福、寿、喜”等文字,或“梅、兰、竹”等吉祥图案。
抬头去看写着“合浦苑”的门匾额。
字体苍劲古朴,与西合院的大门、围墙搭配,恰到好处。
靳家人看大家都在看门牌匾。
说道:“不好意思,这个匾额成交时不算在内。
因为家中老人交代了,要把它运往海外留作一个纪念。”
哦,明白。
许父许母做为上了年纪的人,对此很理解。
张百里就更没什么想法了。
反正他己经想好。
只要院子买下来,门上方匾额就换成“张宅”两个字。